百亿私募收益大反弹,量化私募更胜一筹,提前“埋伏”私募正迅速回血,200多只业绩涨幅超30%
财联社6月10日讯(记者 黎旅嘉)受多重不利因素影响,埋伏年内大部分私募产品净值下跌。百亿不过,私募收益胜筹私募速随着近期A股的大反弹量反弹势起,部分私募净值正在快速收复失地。化私
同一时期,募更私募借机参与底部反弹行情。提前总体来看,正迅只业私募各策略近期业绩改善明显,血多融智股票策略指数近一个月的绩涨涨幅达到4.71%,事件驱动指数涨幅达到7.42%。幅超除管理期货表现不佳,埋伏其余策略的百亿指数收益均为正值。
上述背景下,私募收益胜筹私募速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大反弹量截至6月3日,股票私募仓位指数为70.66%,环比上涨了1.16%,5月中旬以来,股票私募仓位指数连续上涨,时隔三周后重回70%。具体仓位分布上,目前49.16%的股票私募仓位超过8成,仓位介于5-8成之间的股票私募占比为24.86%,另外仓位低于5成的股票私募占比为25.98%。
市场回暖也让不少提前“埋伏”的私募迅速“回血”。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近一月有204只私募基金业绩涨幅超过30%,智领三联、汇牛资产、华辉创富、福森海投资旗下多只基金登榜,正圆投资、玄元投资、涌津投资、迎水投资等头部私募在列。
有数据也显示,自A股反弹起,虽然截至5月底,仍有3822只私募产品净值处于0.8元警戒线下方,但5月也已总计有1253只私募产品净值收复0.8元警戒线。
百亿私募收益大反弹
私募排排网的数据显示,5月以来的行情反弹格局之下,6月有净值更新的2816只百亿私募旗下产品近一个月的平均收益率为4.70%,其中股票策略产品1810只,近一个月的平均收益为5.96%。
从细分策略来看,有业绩展示的582只量化多头产品近一个月的平均收益高达12.20%,而百亿私募旗下有业绩展示的1207只主观多头产品近一个月仅取得2.97%的平均收益。
这说明整体上,百亿私募旗下量化多头产品对本轮反弹的捕捉更为迅速、行情反馈更加及时,而主观多头产品在反弹中表现分化,有业绩较为突出的产品,当然也有不如人意的产品。
上述情形同样也牵动着百亿私募格局的变动。有数据显示,与年初相比,5家国内头部证券私募机构赫富投资、同犇投资、望正资产、嘉恳资产、煜德投资掉出百亿梯队,这五家私募在策略类型上,除赫富投资为股票量化策略外,其余4家均为主观多头策略的股票私募机构。但是,白鹭资产、红土资产均在5月份跻身“百亿俱乐部”。
业内人士表示,头部私募格局的变动,一方面受市场影响;例如,此前由于股市低迷且私募产品净值回撤幅度较大,不少私募机构基于缓解净值跌幅(避免产品提前清盘)的考量,将股票仓位削减至20%-30%,导致他们错失5月股市反弹所带来的净值大幅回升机会。相较而言,5月净值出现明显回升的私募机构,普遍存在高仓位特点。
另一方面,去年以来规模、收益、波动率的“不可能三角”出现极致演绎,部分私募投资者对百亿级私募的信任弱化,认购热情和持有信心有所下降;例如,在反弹较为明显的5月,投资者认购热情并未同步复苏。从私募基金备案数据来看,5月份仅有2036只基金完成备案登记,与4月的2276只相比环比下降11.79%。从年内数据来看,5月新发基金数量也仅高于2月,为年内次低。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将仓位降低至一成的东方港湾但斌此前也曾表示,下一阶段会以小仓位20%-30%去参与阶段性反弹。他表示,市场大机会可能要等到三四季度,待影响市场的因素比较明确时,可能会加大仓位或满仓操作。未来配置上可能分散一些,消费、互联网为主,医药为辅,加大高端制造比重,也会参与低估值的价值股。
仓位持续提升
显而易见的是,在市场反弹背景下,私募业内“回暖”的信号正在增多。
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截至6月3日,股票私募仓位指数为70.66%,环比上涨了1.16%,5月中旬以来,股票私募仓位指数连续上涨,时隔三周后重回70%。具体仓位分布上,目前49.16%的股票私募仓位超过8成,仓位介于5-8成之间的股票私募占比为24.86%,另外仓位低于5成的股票私募占比为25.98%。
随着行情的回暖,股票私募开始大幅加仓,其中五十亿规模股票私募加仓最为迅速,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截至6月3日,五十亿规模股票私募仓位指数为74.33%,仓位指数环比上涨了了4.11%,其余规模股票私募仓位涨幅均在2%左右。
进一步来看,虽然百亿私募加仓力度最小,但百亿私募仓位最高。数据显示,截至6月3日,百亿股票私募仓位指数为75.92%,环比上涨了1.09%。其中58.80%的百亿股票私募仓位超过8成,仓位超过5成的百亿股票私募占比为21.17%,另有20.03%的百亿股票私募仓位低于5成。
此外,自股市行情回暖以来,不少私募出于“抢反弹”的需求也加快了调研步伐。数据显示,5月股市反弹以来,淡水泉已参与上市公司调研51次,高毅资产参与49次,盘京投资也完成了45次调研。
持续性仍存分歧
经过5月以来的持续反弹后,6月9日A股市场又意外遭遇个股普跌。前期人气较旺的锂电池、新能源车、半导体等热门板块集体走弱,相关高景气赛道面临调整压力,这也再度引来市场对本轮反弹持续性及后市板块机会等问题的高度关注。
例如星石投资首席权益研究官喻宗亮就表示,坎坷的上半年进入收官之月,市场积累了一定幅度的反弹,但前期的悲观情绪仍未消退。从5月份的情况来看,伴随着导致今年市场大幅调整的主要矛盾——美联储加快紧缩带来的估值压力、大宗商品价格暴涨带来的成本压力、疫情反复导致供应链受阻相继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叠加宽松政策集中落地提振市场情绪,多重因素共振驱动市场强势反弹。他认为,后续市场的演绎主要关注国内疫情和海外通胀(影响美联储货币政策)的进展。
不过,丰岭资本也表示,目前A股市场估值极度分化。比如,市场之前最热门的赛道“茅指数”和“宁组合”,即使调整了较长时间,目前估值仍处在相对高位,远谈不上低估。一些传统行业估值处在历史低位,却无法吸引到投资者足够的兴趣。
而在日前进行的一场线上对话上,此前发文称做多A股的李蓓也已开始对部分行业的判断趋向谨慎,“我认同新能源和半导体行业的长期成长逻辑,但问题在于行业共识度已经很高,还面临技术路径的不确定性,因此很难‘下手’。其他如银行等传统行业景气度处于下行阶段,在消费能力下降的背景下消费行业基本面也难以得到支持,也就是说,现在很难选出行业和个股。”
李蓓认为,市场经过一段时间反弹后,需要更加关注趋势性基本面是否改善,短期可能市场依旧会维持震荡格局。“目前我比较看好资源领域。从产能周期的角度来看,过去十年行业资本开支不足,同时城镇化加速推进将扩增资源需求,因此长期逻辑比较清晰。
(责任编辑:百科)
-
本报记者 蒋升阳 施 钰《 人民日报 》 2022年08月31日 第 02 版)8月30日,“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福建专场举行。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福建发展,亲自擘画“建设机制活、产业优 ...[详细]
-
见习记者 刘 钊2月2日成为和的最后交易日。在经历必要的程序之后,这两家公司将完成退市流程,这也是2023年首批退市公司。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退市新规强化了资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记者丨何己派 编辑丨谭璐4300亿市值的巨无霸,刚迎重大人事调整。2月2日,发布公告,原董事长彭辉因退休辞职,之后将不在公司及控股子公司任职, ...[详细]
-
财信研究评美联储2月议息会议:加息或近尾声,但“早降息”预期存在纠偏风险
核心观点一是美联储2月份加息如期放缓至25BP,对通胀的态度明显软化,市场对此普遍解读偏“鸽派”。二是鲍威尔坚持提示加息还将继续,且如果经济符合预期,2023年不会降息,与市场当前普遍预期的下半年开始 ...[详细]
-
中通快递寻求于港交所转换为双重主要上市,已有多家上市公司披露公告
来源:独角兽早知道 iponews11月18日,中通快递公告,公司寻求香港联交所主板及纽约证券交易所双重上市。2016年,中通快递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2020年于港交所二次上市。业内人士称, ...[详细]
-
来源:北京商报今年“国补”退出,将“扶上马又送一程”的新能源汽车交给市场。年初,部分车企选择涨价,但提前透支的销量和消费者的持币观望,让近期狂奔的新能源汽车大盘首现“降”字。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以下简 ...[详细]
-
据财新,2月3日公布的2023年1月财新中国通用服务业经营活动指数服务业PMI)录得52.9,高于2022年12月4.9个百分点。此前公布的2023年1月财新中国制造业PMI上升0.2个百分点至49. ...[详细]
-
北京时间3日凌晨,美股周四收盘涨跌不一,道指小幅下滑。标普500指数创5个月来的最高水平。Meta Platforms大涨推动纳指攀升。市场仍在评估美联储加息25个基点的意义及未来的货币政策前景。欧央 ...[详细]
-
上周央行发布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提到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为做好年末经济工作提供适宜的流动性环境,并高度重视未来通胀升温的潜在可能性,对经济的论述为“有效需求恢复势头日益明显,经济韧性强、潜 ...[详细]
-
原油:周四夜盘油价再度收跌,其中WTI 3月合约收盘下跌0.53美元至75.88美元/桶,跌幅为0.69%。布伦特4月合约收盘下跌0.67美元至82.17美元/桶,跌幅为0.81%。SC2303以53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