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明星的商业版图这么好扒?
11月25日,明星某吴姓艺人被正式宣判,业版喜提数十个热搜。图好
除去要坐多长时间牢、明星罚款多少钱之外,业版这一届网民对于塌房的图好明星们似乎又多了一个新的爱好:扒一扒他们的商业版图。
上到血脉亲戚持股了什么公司、明星关联公司有几家,业版下到代言了哪些品牌、图好背上了哪些司法诉讼。明星
除去感叹一下内娱明星们不光靠演技吃饭之外,业版还得感谢一下天眼查等一众商业查询平台,图好这些本以降低中小企业贷款歧视为目的明星的工具平台,如今确实功能强大,业版从一个工具平台,图好逐渐向服务业细分场景拓展,形成综合服务生态。
日前,易观分析发布《中国商业查询行业洞察》报告,商业查询行业的用户规模,如今已达到4555万人。
商业查询自2014年横空出世以来经历三轮更替,用户需求也从查老板信用,发展为查明星、查品牌,甚至是咨询服务。在这一行业里,如何抓住用户需求是其永恒不变的主题。
商业查询的三轮进化
商业查询这项服务的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2014年。
2014年,决策层出台《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其目的,是在全社会范围内,建立一个信用体系和征信系统,以便通过国家标准,来衡量企业与个人的履约能力。
这种重量级政策推出不仅仅出现在当时国考申论的试卷上,也引起当时广大居民与企业的注意,而部分专业人士开始意识到这种查询中所蕴含的商业与社会价值。
对于政府来说,各种数据是政府亲自统筹规划,查询使用自然信手拈来,政府更多的需要更广的数据来源与多维度的数据分析,但大众则并非如此。
由于传统政府查询系统操作较为复杂,使用不便,而那时大众最紧迫的需求就是需要一个工具便捷的查询目标客户的相关信息,时值智能手机与互联网普及率快速上升,APP+网页形式的商查平台开始大规模涌现,在2014年起的两年时间里,出现了40余个相关平台。
但由于起步较早,早期商查平台仅能够提供“线下查询转移至线上”的等一些基本功能,基本停留在查询某家公司是否是空壳这个级别。
从2017年开始,看看企业征信这种简单的功能逐渐不能满足市场需要,更多的企业与个人用户希望商查平台提供“一站式整合”深度资料,及复数企业关系整理的服务。
根据易观分析的数据显示,付费能力较强的专业人士中,73%的人群会查基础信息但同时也有33%的会使用司法风险查询功能,而企业端,30%的中小企业除了基础信息查询之外还想看同行分析,而20%的大型集团公司还会追加合作分析这种功能。
换句话说,商查平台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查询工具,只能查一查老板是不是表面上有钱实际上高铁都做不了。而是变成了一种“商业组织信用体系的量化工具”。这种转变的意义有两方面:
1.商查平台从一个简单的工具变成了整个商业信用体系的重要一环。
2.得益于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商查平台实现了信用工具的普惠化。
随着客户需求开始多元化,产品属性开始专业化,商查行业内部也开始分化。2017年央行公布了首批8家取得企业征信牌照的机构,特许机制下,只有头部玩家才能继续留在这个行业。
自牌照发放起,商查行业进入洗牌阶段,拥有牌照的公司享有更全面、更广泛以及更权威的数据来源,这些平台逐渐完成数据积累,建立起以数据为核心的护城河。
而到了2020年,数据的整合处理已无法满足用户需要,各平台开始趋于同质化的同时,纷纷开始寻求更为深层次的功能。
此时的商查平台从信息提供者,发展出依托的分析,为商业活动提供服务和规划的能力。比如针对品牌提供营销方案,为创业者提供一系列的指导,而个人用户也可以依赖商查平台提供的各种风险预警来做出针对企业的评估,整个行业再一次跟随市场需求而进化。
数据整合仅是初级阶段
纵观自2014年开始的商查行业发展路径,其核心竞争力始终是不断满足客户需求。
商业查询平台最开始出现的动机是为用户提供一个低成本、高效率地信息获取环境,但仅仅限于优化查询环节并不能满足用户需求,而且优化查询环节也不能使商查平台构成稳定的护城河,很容易被其他竞争对手抄袭,想要维持市场核心地位,依然需要从用户需求与使用场景再次入手。
从今年9月份商业查询行业典型APP流量情况来看,天眼查平台几乎一家独大占到77.4%,其次是企查查的18.9%,其他平台不足10%,整个行业几乎高度集中于头部。
不同于音乐流媒体、视频网站这类非常标准化的服务,商查平台的客户既有普通,又有商业机构,还有政府和社会组织,不仅用户多元,需求更加零散。对于平台来说,如何发现需求,如何解决问题,都是极大的挑战。
针对不同种类的用户,天眼查会提供不同功能,比如为个人用户提供生活场景服务,为政府提供API接口与数据支持,而企业更是细分为初创企业与成熟企业,分别提供服务。
另外,天眼查的信息量,信息频率与深度的信息分析也位居行业前列,比如针对政府,天眼查不仅可以提供全面的数据而且可以做到数据可视化,发掘数据中隐藏信息,政府关注的重点企业还可以做到长期跟踪,几乎将数据应用至极致。
相比金融数据平台,商业数据服务的难点在于公开数据虽然有,但不够清晰;而且就算在数据层面做到清楚明白,由于涉及到一些财务会计内容,还得解决普通人怎么看懂这个问题。
从目前来看,天眼查无论在专业性还是体验上,都走在行业前列,市场份额则是最好的佐证。
而在这个行业,头部公司除了市场份额带来的回报,其实往往还有一个隐性的优势,即可以称之为立身之本的权威性。
如今,天眼查的用户渗透率高达8成,但商查平台流量还在持续向头部平台集中,这就是由头部权威性带来的行业格局变化。
随着未来数据量持续爆发,通过纷繁的数据各个商查平台如何做到深度数据洞察解析,如何匹配精准目标客户,如何辅助全国建立统一的社会信用体系才是之后的发展方向。
归根结底,“商业信息查询”即是一门生意,也是组成社会信用体系的一环。一个权威、客观的商查平台,为社会带来的远远不止是商业回报,而是一个能够感知、能够体验、能够量化的社会价值。
(责任编辑:综合)
- Q3小米没能逆天改命
- 开拍前3宗地终止出让,央国企底价包场郑州第二轮土拍
- 中兴Axon 30S官宣9月26日发售:搭载完整无缺全面屏
- Windows 12系统 微软正式回应了!Win10/11命运反转
- 八大博客看后市:中字头持续拉升 A股反弹能否重启
- 迪士尼钻石年卡700元?上海一女子诈骗涉案1300余万元
- 广州市:探索在广东电力交易平台上增加制氢用电交易品种
- 大咖研习社|国泰基金李海:收缩性政策接近尾声,否极终将泰来
- 小米经调整净利润为21亿元 智能电动车业务费用8.29亿
- “金融茶”暴涨暴跌,钱流入谁口袋?
- 挪威8月份天然气产量超预期 石油产量不及预期
- 蔡嵩松没事 可他的重仓股今天......
- FTX欠前50大债权人近31亿美元,拟出售或重组部分业务
- 王毅主持“全球发展倡议之友小组”部长级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