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发表
本报记者 谭志娟 北京报道
据新华社消息,国常国外6月8日召开的署进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稳外贸稳外资举措,步稳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外贸稳外稳
会议指出,资举助于展对外开放是措有促进我国的基本国策,稳外贸稳外资事关经济全局、贸平就业大局,国常国外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署进在落实已出台稳外贸稳外资政策同时,步稳进一步加大支持。外贸稳外稳
就此,资举助于展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措有促进研究所所长陈雳6月9日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分析说:“我国是贸平世界第一外贸大国,外贸对我国经济一直发挥着重要的国常国外拉动作用。但是,当前我国受到疫情干扰、乌克兰局势以及美联储加息的影响,外贸的发展受到一定的挑战。进一步稳外贸稳外资的举措,切实帮助外贸企业纾困解难,有助于外贸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降低成本,保住订单,从而促进我国外贸平稳发展,做好跨周期调节,实现稳增长。”
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还对记者表示:“稳外贸稳外资既是短期稳增长、稳就业的重要举措,也是我国深化对外开放的重要抓手。”
促进外贸保稳提质
在促进外贸保稳提质方面,会议提出,对出口退税信用好的企业阶段性实行3个工作日内退税到位,扩大优质产品进口,加快提升港口装卸转运和通关效率,保持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研究阶段性减免港口有关收费。用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等自贸协定,发挥好自贸试验区等作用。支持海外仓企业建设智慧物流平台。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推动外贸保稳提质的意见》,帮扶外贸企业应对困难挑战,实现进出口保稳提质任务目标,助力稳经济稳产业链供应链。
海关总署综合业务司司长金海在6月8日国新办召开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今年前4个月,我国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数量同比增加4.7%。目前,从海关受理的长三角等区域业务看,货物进出口明显恢复,外贸实现保稳提质目标任务仍然有较好的支撑。下一步,海关总署将密切跟踪分析进出口形势变化,全力促进我国外贸平稳发展。
对于此次会议提出的“对出口退税信用好的企业阶段性实行3个工作日内退税到位”,研究院研究员叶银丹日前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一举措将有效提高外贸企业的资金周转效率,在当前外贸企业利润空间承压的背景下,有助于帮助外贸企业,尤其是小微外贸企业提高资金链韧性。同时,这也有助于在下半年外贸企业面临需求下降、成本高企、物流和供应链脆弱性上升的情况下,帮助外贸企业维持现金流稳定,保持正常生产经营。”
在出口退税方面,近日,商务部等十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大出口退税支持力度 促进外贸平稳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提出,企业申报退税的出口业务,因无法收汇而取得出口信用保险赔款的,将出口信用保险赔款视为收汇,予以办理出口退税。
首席经济学家黄文涛预计,后续出口退税信用较好的企业以及港口这两类主体在利好下经营效益将有所提高。
有迹象显示,随着复工复产的推进,5月沿海地区外贸进出口回升明显。来自东海证券的数据显示,5月31日,沿海八大枢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同比为8.5%,较4月30日上升2.7个百分点。其中外贸同比为13%,内贸同比为6.3%。
出台力度更大的加工贸易梯度转移支持政策
会议还指出,积极吸引外商投资。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稳定企业预期。出台力度更大的加工贸易梯度转移支持政策。扩大中西部外商投资制造业鼓励类目录。发挥服务外资企业专班作用,健全与外资企业常态化交流机制,及时了解他们的困难,对合理需求予以支持。
叶银丹对记者表示:“近年来,我国不断推进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战略,中西部地区在基础设施、产业配套、营商环境等方面明显提高,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能力进一步提升。其次,随着中西部地区水利、风能、发电设施的建设不断推进,以及相关高压电力运输设施的完善,中西部一些地区在使用清洁能源,以及电力成本方面具有优势,为产业绿色转型发展提供了较好的基础。再次,随着我国东部地区劳动力价格的不断上升,一些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在国际上的价格竞争优势逐步削减。同时,全国劳动力过度向东部发达地区聚集也给城市运行带来较大的压力。”
因此在叶银丹看来:“不断推动东部地区加工贸易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一方面能够利用好当前中西部地区具备的基础设施、清洁能源等方面的条件,有效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另一方面也能够减缓我国东部地区加工贸易类产业外迁,减轻东部地区城市人口压力。”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也表示,随着人力、土地等要素成本的上升,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成本优势在减弱。东部地区“腾笼换鸟”,是要将相关产业向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梯度转移,由此发挥拉动就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随机阅读
热门排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