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申请“双重主要上市”,未来有望纳入港股通
炒股就看,阿里权威,巴巴专业,申请双重市及时,主上全面,有望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纳入
来源: 环球老虎财经app
自2018年港交所修改相关制度后,港股中概股逐渐以不同形式回归。阿里尤其是巴巴今年以来,中概股加速回归港股市场。申请双重市值得注意的主上是,26日阿里宣布将以双重主要上市的有望方式在港主要上市。
7月26日,纳入阿里巴巴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港股董事会已授权公司管理层申请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改变上市地位为主要上市。阿里这意味着,待港交所完成审核程序后,阿里将在香港联交所主板及纽约证券交易所两地双重主要上市。
具体来看,目前阿里在港交所主板第二上市,将会按照香港上市规则申请香港为主要上市地,预期将于2022年年底前生效。同时,阿里于美国挂牌的存托股及在香港上市的普通股可以互相转换,投资者可继续选择以纽交所上市的美国存托股或者以港交所上市的普通股其中一种形式持有阿里股份。
或受此利好,26日盘中港股阿里巴巴短线拉升涨超5%,暂报104.7港元。据悉,自2019年11月阿里在香港第二上市以来,阿里在港交所的成交量显著增加。截至今年6月底,阿里在香港市场的日均交易量约7亿美元,而在美国市场的日均交易量约为32亿美元。
对于申请双重上市的原因,阿里表示,鉴于本公司在大中华区拥有大量业务运营,本公司预期双重主要上市地位将有助于扩大投资者基础及带来新增的流动性,尤其是可触达更多位于中国及亚洲其他地区的投资者。
早在2014年,阿里在筹划整体上市时曾考虑港交所并开展了相关路演。不过,由于当时相关规定限制,阿里最终转赴纽交所上市。2019年11月,阿里巴巴在香港二次上市,但依然选择纽交所作为阿里的主要上市地。
不过,自2018年香港交易制度改革后,越来越多中国科技公司选择双重主要上市来取代此前的二次上市。截至目前,已有知乎、贝壳、小鹏、理想等9家中概股实现美国和中国香港的“双重主要上市”。
值得注意的是,双重上市的公司可以被纳入港股通名单,可以引入A股投资者,提升股票流动性。
阿里巴巴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勇表示,这个决定的目的是希望让更广泛多元的投资者,尤其是中国和亚太其他地区的阿里巴巴数字生态参与者,能共享阿里巴巴的成长和未来。
对此,有业内人士认为,实行双重主要上市之后,预计国际投资者将更多配置阿里港股,可能给港股市场注入新的流动性。此外,阿里巴巴港股预计也将符合港股通资质,从而或为内地投资者直接投资阿里创造更多便利。
(责任编辑:探索)
-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贺泓源、陈莎 报道 瑞幸咖啡基本走出泥潭。11月22日晚发布的财报显示,三季度,该公司营收38.946亿元,同比增长65.7%;净利润5.286亿元,上年同期为净亏损2350万元 ...[详细]
-
虚拟真是越像真人越好吗?为了让“居住”在美国的虚拟音乐人“Lil Miquela”形象更加真实,设计团队特意在其两颊上添了些“雀斑”。然而,这种“连不完美都是经过刻意设计”的情况,反而可能引发人类的“ ...[详细]
-
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最近应该很头大。一边因为收购推特的事牵扯了太多精力,股价波动和复杂的债务令其焦头烂额;一边因为对美国经济看衰而做出的裁员举动引发了一系列劳务纠纷。埃隆·马斯克事情的源头是埃隆· ...[详细]
-
作者:梁沐,头图来自:视觉中国尽管今年黄格略有下跌,但它们的表现大大优于其他大受打击的主要资产类别,如股票、债券和加密货币。 这应该给谨慎的投资者提了个醒:考虑将其投资组合的一部分分配给黄金。 研究公 ...[详细]
-
◎记者 魏倩作为银行零售金融转型重点,信用卡业务又一次走到发展的“十字路口”。从上市银行发布的2022年半年报看,信用卡业务总体疲软,新增发卡量增速放缓、贷款余额下滑、资产质量存下行压力,也有部分中小 ...[详细]
-
萃华珠宝拟易主郭英杰家族将套现7.23亿 上市八年净利降70%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拟易主郭英杰家族将套现7.23亿 上市八年净利降70%锂业商人陈思伟接盘来源:长江商报时隔半年,百年珠宝老店萃华珠宝002731.SZ)再次筹划 ...[详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新浪教育】大连理工大学:拥有74个双万计划专业 新增计算机拔尖计划班
2022新浪 微博百所高校招生访谈栏目《高校驾到》重磅启动,在4月-7月将陆续邀请全国百所高校招生负责人做客,发布最新招生录取政策、提供权威实用的招考信息、解答考生及家长的报考难题。本期邀请到的访谈嘉 ...[详细]
-
美东时间11月21日盘后,ZoomZM.US)公布了2023财年第三季度业绩,其中销售增长为有记录以来最慢,并略微下调了全年营收预期。数据显示,Zoom第三季度营收为11亿美元,同比增长5%,符合分析 ...[详细]
-
作者: 程实 高欣弘2022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在复杂的内外部环境中爬坡过坎,但随疫情冲击趋缓,中国经济已彰显出了快速探底企稳的韧性。展望下半年,四大积极因素将支撑中国经济全面复苏,其中基建和消费的反弹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