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积极传递市场信心 逾90家公司年内自购资金总额超145亿元
本报记者 王 宁
今年以来,公募公司A股市场震荡起伏,基金积极每在关键时点,传递超亿基金公司均不约而同积极“出手”认购旗下基金,市场向市场传递积极信号。信心
据Wind统计数据显示,逾家元截至10月16日,年内年内逾90家公募基金进行了自购,自购资金总额合计自购资金总额超过145亿元。公募公司
多位公募基金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基金积极一般来说,传递超亿公募基金自购是市场基于帮助新基金成立、坚定市场信心和看好投资机会所采取的信心行动。而从年内公募基金的逾家元自购情况来看,传递市场信心是年内关键的原因。
17家公募基金
年内自购额均超1亿元
年内有90余家公募基金进行了自购,合计自购金额超过145亿元,其中,自购金额最高的公募基金耗资61亿元。有2家公募基金自购金额超过20亿元,15家公募基金自购资金在1亿元至6亿元之间;17家公募基金自购金额均在1亿元以上。另有57家公募基金自购资金额在1000万元至1亿元之间,其余公募基金自购金额在1000万元以下。
基金自购的产品分类涵盖了股票型、混合型、债券型和货币型基金。其中,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分别获得6.1亿元、19.06亿元的买入,两种类型基金合计金额超25亿元。
北京某公募基金相关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公募基金进行自购一般有几种情况:一是看好新发产品,看好市场长期发展趋势,自购主要是向外界传递信心。二是基于对市场当时行情考虑,例如在市场调整之后,投资性价比比较高,是比较好的买入时机。三是受市场行情影响,新基金发行比较困难,有延长募集的,甚至还有募集失败的,年内基金公司进行自购,无论采取发起式还是公司单一的自购形式,意在助力新产品成立和传递市场信心。
按月度自购资金量来看,3月份是公募基金自购高峰期。Wind统计数据显示,年内有3个月度自购资金超过了10亿元,且均在一季度。其中,3月份自购金额最高,达到49.39亿元,其次是2月份,自购金额超过40亿元,1月份自购金额超过18.5亿元。
“每当市场出现较大的调整,公募基金便会出现自购潮。这种与投资者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行为,有利于保护投资者利益。”另有北京某公募基金人士告诉记者,年内多数公募基金采取的自购行动可能主要是基于市场因素:一方面可以稳定投资者信心,减少因恐慌情绪导致的非理性行为;另一方面则是逢低买入,表明对股市后续走势的信心。
上海某公募基金人士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公募基金进行自购也有可能是为了帮助新基金成立。当市场表现疲软之时,投资者风险偏好下降,新基金募集存在一定难度,尤其对于一些中小型基金公司来说,渠道能力较弱,募资更困难,为了使新产品顺利成立,基金公司会用自有资金跟投。自购可以提升市场信心,从以往市场情况来看,每当市场经历大幅调整之际,公募基金都会大举进行自购,目的是增强市场信心,坚定持有人信心。
私募基金
加入自购潮
私募基金在年内自购潮中也不甘落后。近日,有消息称,自9月份以来,近千家私募基金及其员工合计认购近50亿元,其中,自购金额超过2000万元的私募基金近50家。
事实上,年内私募基金对A股一直持乐观态度。近日,作为老牌百亿元级私募的淡水泉对外发声。淡水泉认为,中国经济由过度收缩正在向均衡点回归,两条主线分别是稳增长投资机会和消费类投资机会。
对于消费股,淡水泉掌门人赵军表示,消费股还存在较大的韧性和弹性,很多细分赛道呈现可持续的结构化增长趋势。这些有韧性的优秀消费类公司,随着被压制的消费需求释放,在未来也会有很强的恢复弹性。
赵军认为,中国经济在调整中能够穿越周期,经过这一轮调整,优秀企业能够渡过困难期,最终实现超越历史上最好经营水平的业绩,在经济恢复常态之后,能迅速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或竞争力。
(责任编辑:百科)
-
2022年9月1日,业协会正式发布《2022年度中国银行业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本年度《报告》由中国银行业协会行业发展研究委员会组织编写,中国牵头实施,29家金融机构共同参与完成。这已是中国银 ...[详细]
-
海外财经媒体焦点:美联储褐皮书称企业对前景更加悲观 但通胀压力有所缓解
财联社10月20日讯,隔夜,海外市场聚焦全球经济以及国际油市。全球经济方面,美联储褐皮书称企业对前景更加悲观,但通胀压力有所缓解;英国政局动荡不安,交易员仓皇逃离国债市场。国际油市方面,拜登宣布将再释 ...[详细]
-
【英国财政部将向央行转让111亿以弥补其购债损失】财联社10月20日电,一位知情人士透露,英国财政部本财年向英国央行转让的逾110亿英镑旨在弥补后者预期因债券购买行动而蒙受的损失。财政部在周二发布的最 ...[详细]
-
氢能大利好来了!多地推进,最高奖励3000万元,有投资人密集调研上百项目
在储能概念大火的时候,同样是新能源领域的氢能也在默默地发力。近日,北京市经开区发布《关于促进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到2025年,经开区能够在氢能领域形成一批关键技术突破、建设一批高水平科技创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来源:中国基金报中国基金报记者 文夕碳酸锂价格“高烧不退”,市场各找出路。与此前喊出“处于技术储备”状态截然不同,多家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厂商近期 ...[详细]
-
转自:北京商报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有力的司法服务,最高法再次点题新业态知识产权保护。10月19日,党的二十大新闻中心举行记者招待会,在回答关于“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问题时,中国最高人民法院 ...[详细]
-
近期,完成2022年第三轮集中供地的城市数量持续增多,流拍率明显降低,不少上市房企拿地积极性有所提升。业内人士表示,得益于各地供地策略适时调整,流拍率保持低位。受去年低基数影响,四季度土地市场成交额或 ...[详细]
-
第八批集采会否纳入生物类似药?一文梳理齐鲁、信达、正大天晴等180家企业竞逐百亿市场!
医药经济报伴随着第七批集采的落幕,第八批集采成为业内热议的话题。其中,被广泛关注的“生物药集采”,终于收到了新消息。 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第03703号医疗卫生类329号 ...[详细]
-
11月2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抓实抓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全面落地见效,巩固经济回稳向上基础;决定向地方派出督导工作组,促前期已出台政策措施切实落地。会议指出,四季度 ...[详细]
-
据报道,社交媒体巨头告诉员工,公司没有大规模裁员的计划。此前有媒体报道称埃隆·马斯克掌权后可能会裁员约75%。推特法律总顾问Sean Edgett在一份备忘录称,随着与马斯克的交易接近最终敲定,预计会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