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今年中国经济增长将占全球的1/4 私人消费有望强劲反弹
炒股就看,今济增权威,年中专业,国经及时,占全全面,球的强劲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私人
21世纪经济报道
2月3日,消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一场聚焦中国经济的有望线上发布会上表示,由于中国早于预期的反弹重新开放带来的私人部门消费反弹,中国2023年经济增速将从2022年的今济增3%增长至5.2%。这比该组织在去年10月的年中预测高出0.8个百分点,主要是国经得益于中国消费需求前景大幅好转。
中国代表团团长Sonali Jain-Chandra在回答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提问时表示,占全今年,球的强劲中国经济反弹将由私人消费推动,私人特别是2022年第四季度,实际消费出现了萎缩。因此,鉴于基数较低,再加上出行已经恢复正常,预计将看到私人消费的强劲反弹。
就投资的前景而言,Chandra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随着家庭开始消费,预计私人投资有所回升,而随着不确定性的消除,受益于私人消费反弹的公司也将再次开始投资。但预计基础设施投资的增长与消费增长相比,仍将相对低迷。
谈及今年中国国内通胀的前景,IMF亚太部副主任Thomas Helbling指出,短期价格压力预计将保持温和,原因是尽管经济重新开放,但产出缺口只会逐步缩小,而各部门的供需失衡预计仍将保持在较低水平。“采取更多适度支持的货币政策措施也将有助于确保经济复苏。”Helbling说道。
当天,IMF在线发布了2022年中国第四条款磋商工作人员报告(下称“报告”)。报告强调,中国应重新加快开展关键的结构性改革,以提升潜在的经济增长。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中国经济复苏给全球经济注入动力
在欧美经济可能陷入衰退的背景下,中国经济的反弹将为全球经济走出低谷注入动力。
Helbling表示,根据IMF的估算,今年,中国5.2%的预期增长将占全球增长的1/4,这显然将给其他地区带来积极影响。“在去年10月的展望中,我们对中国经济平均溢出效应进行了非常粗略的估计,中国每增长1个百分点平均会在中期给全球经济带来0.3个百分点的提振。”
谈及中国经济在2023年的溢出效应,Helbling指出,中国这次经济反弹是消费拉动的,这不同于此前由投资驱动的经济反弹。尤为重要的是,反弹将由服务驱动,尤其是接触密集型服务业,包括国内和国际的旅游和出行。
“我们预计短期内的溢出效应将特别强烈,特别是对于以旅游业为支柱的国家而言。因此,许多亚洲邻国,例如泰国、菲律宾,以往深受中国游客欢迎,目前接待能力也没有饱和,它们预计将从中国经济复苏中受益。”
中国经济复苏是否会推高国际通胀?Helbling认为,预计影响将是有限的。中国经济反弹可能对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产生一些影响,其中,能源价格或是受到影响最大的领域。但是,今年以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一直在下降,并且低于IMF撰写报告时的预测。“因此,我们认为中国经济复苏对通胀上行的影响也会比之前更小。”
他强调,预计全球经济可以吸收来自中国的额外需求,特别是考虑到供应链瓶颈已得到解决。同时,今年中国进口的增长主要来自服务领域而非商品领域,如出境旅游,这也是中国对全球通胀影响相对较小的另一个原因。
景顺中国A股投资总监、业务策略与发展主管谢征傧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也认为,虽然国内的经济复苏会刺激全球能源及原材料的需求,但短期内不会对海外通货膨胀带来显著影响。他分析道,中国今年的经济将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内需消费、服务及房地产等行业的恢复。中国的制造业在2023年有望恢复秩序,可帮助稳定全球产业供应链的价格波动。
欢迎中国正式启动全面注册制改革
2月1日,中国证监会就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涉及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等主要制度规则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正式启动,市场各方对此展开热议。
IMF中国代表团副团长康仲植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在过去几年中,中国已经扩大了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的范围。我们预计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有利于中国推出更多基于市场的改革举措。但我们仍在等待更多详细信息,以便进行更全面的评估。”
谢征傧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在科创板等实施已有好几年,对推动资本市场的融资效率有显著的正面影响。如果可以顺利延伸到主板上,将会成为中国A股市场的重要里程碑,对国内一级市场起到更大的推动效应,有利于更多企业选择在中国资本市场上市。
“当前,中国国内经济正面临着内部转型、复苏的挑战,如何提升融资和资本配置效率是资本市场的重要任务。对投资者而言,全面的注册制改革可以增加A股未来的投资宽度和吸引力。”谢征傧说。
与此同时,谢征傧还指出,“A股市场优胜劣汰会加速。股票基金打新收益率可能会逐步下降。投资者需要投入更大的投研资源和做好风险防范。”彭博行业研究资深行业分析师Sharnie Wong表示,继去年IPO集资额达到970亿美元之后,中国可能于2023年再次领先全球IPO市场,中资头部投行有望或将成为全球最大的IPO承销商。目前酝酿中的、基于注册制的IPO系统有望简化上市路径,标志着中国作为资本市场强国的地位日益提高。
Sharnie Wong指出,根据1月的趋势,中国内地IPO融资的强劲势头应会在2023年持续;因为中国酝酿中的资本市场改革计划为企业以及其寻求的股权融资之间铺设了更短、更顺畅的路径。中国的交易所以及投资银行也有望从计划境外上市公司的“回归”中受益。
彭博数据显示,尽管全球市场表现低迷,募资额下降67%,但中国的IPO市场在2022年筹集达970亿美元的资金,比2021年增长了13%,占全球总额的45%。
(作者:郑青亭 编辑:包芳鸣)
(责任编辑:探索)
-
11月22日复盘:市场现大行情底部信号 工程建设获主力资金青睐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11月22日消息,大盘今日震荡下行,沪指午后冲高回落,创业板指盘中一度跌超2%。板块方面,受利好刺激,中字头股票午后直线拉升,教育板块全天强势, ...[详细]
-
大股东广汽集团再“荐”董事长,众诚保险能否破局车险承保亏损这一“历史难题”
来源:北京商报国内首家挂牌新三板的专业汽车保险公司三年两换董事长。11月8日,众诚汽车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众诚保险”)发布董事免职、董事长选举公告显示,选举杜志坚为公司董事长,后续待获得银保监会 ...[详细]
-
据日本《每日新闻》11月6日报道,日本当天在相模湾举行“国际观舰式”,日本首相岸田文雄登上美国“罗纳德·里根”号核动力航母,并就中国航母的技术水平向美方提出了“具有穿透力”的问题,表现出对中国海军能力 ...[详细]
-
格隆汇11月8日丨德国DAX30指数涨0.52%,英国富时100指数跌0.36%,西班牙IBEX35指数涨0.27%,意大利富时MIB指数涨0.91%,欧洲斯托克50指数涨0.53%。美国本周举行中期 ...[详细]
-
本报北京11月21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邱晨辉)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2022年11月21日,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与长征二号F遥十五运载火箭组合体已转运至发射区,计划近日择机实施发射。 ...[详细]
-
前10个月我国货物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9.5%:外贸结构持续优化,汽车出口表现抢眼
外贸结构持续优化,汽车出口表现抢眼本报记者 刘 萌11月7日,海关总署发布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我国货物进出口总值34.62万亿元,同比增长9.5%。具体来看,前10个月我国出口19.71万亿元, ...[详细]
-
【国内期货主力合约涨跌互现 原油系品种跌幅居前】财联社11月9日电,国内期货主力合约涨跌互现,原油系品种跌幅居前,燃油跌超2%,甲醇、铁矿、低硫燃料油LU)、焦炭、淀粉、焦煤跌超1%;涨幅方面,豆一、 ...[详细]
-
本报记者 昌校宇11月7日,《证券日报》记者从上投摩根基金获悉,上投摩根中证碳中和60ETF正式获批,成为市场上首只跟踪中证碳中和60指数的ETF。作为聚焦碳中和领域的主题ETF,该产品为投资人提供又 ...[详细]
-
在面板行业深陷周期变化的困境下,全球显示器面板供应格局也在重建和洗牌,韩系厂商正在全面弃守液晶电视面板LCD),中国厂商则在逐步发力高端,构建全球产业链话语权。独立研究机构Omdia显示产业研究总经理 ...[详细]
-
辉瑞疫苗合作商BioNTech收入利润同比大幅下滑,但全年指引高于预期
来源:华尔街见闻辉瑞疫苗合作商BioNTech公布财报。BioNTech三季度收入和利润同比均出现大幅下滑,这令其股价一度下跌,但公司提高了其2022年新冠疫苗收入指引的区间下限,理由是市场对其疫苗的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