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已至,静待清凉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骆倩雯 美编 张迪
8月7日,静待清凉迎来立秋节气,立秋已至这是立秋已至“二十四节气”的第13个节气,也是静待清凉秋季的第一个节气。自此,立秋已至万物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萧瑟成熟。立秋已至
但立秋并不是静待清凉酷热与凉爽的分水岭,也并不代表酷热天气就此结束,立秋已至目前还处在暑热时段,立秋已至尚未出暑,静待清凉初秋期间的立秋已至天气仍然很热。所以,立秋已至立秋可以说是静待清凉揪着最热的尾巴来到我们面前。
气象资料表明,立秋已至这种炎热的立秋已至气候,往往要延续到9月的中下旬。人们真正感觉到秋天的凉爽,一般要到白露节气之后。
进入秋季后,气候由夏季的多雨湿热过渡向秋季的少雨干燥。在自然界中,阴阳之气开始转变,万物随阳气下沉而逐渐萧落。秋季最明显的变化,是草木的叶子从繁茂的绿色到发黄并开始落叶,庄稼则开始成熟。
立秋有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意思是说立秋过后,刮风时人们会感觉到凉爽,此时的风已不同于夏天中的热风;接着,早晨会有雾气产生,并且秋天感阴而鸣的寒蝉也开始鸣叫。实际上,我国多数地方立秋至处暑这时段还是很闷热,并没有“凉风至”、“白露生”、“寒蝉鸣”等现象。据二十四节气排序,立秋后还有处暑节气,“处暑”是出暑的意思,立秋期间尚未出暑。所谓”热在三伏“,“三伏”中的末伏还在立秋节气之后。
立秋是古时“四时八节”之一,民间有祭祀土地神、庆祝丰收的习俗,还有“贴秋膘”“咬秋”等习俗。
“贴秋膘”是立秋最为重要的习俗之一。人们会拿立秋这天的体重和立夏时进行对比,以此来检验肥瘦,瘦了就需要“补”,补的办法就是“贴秋膘”,吃味厚的美食佳肴,当然首选吃肉,“以肉贴膘”。但如今“贴秋膘”并不适合所有人,盲目进补可能会适得其反。对大多数人来说,“贴秋膘”不能只是大鱼大肉,长肉膘,应该根据自身体质选择秋补方案,从滋阴润燥、生津养阴、补益气血等多方面来“贴”,合理补充人体所需的蛋白质、维生素等各种营养素,控制脂肪、盐、糖的摄入量,以此增强抵抗力。
立秋还有个有意思的说法,人们常说,“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就是以立秋时刻出现在午前定为早立秋,出现在午后为晚立秋。晚立秋天气会很热。甚至还以进入立秋的单双日划分为“公母”,公秋凉,母秋热,反映了人们对秋凉的企盼,对“秋老虎”炎热的惧怕。
实际上,这只是一个民间的说法,没有科学依据。通过对历史上20年的气象资料进行统计,发现立秋后的气温高低和立秋早晚没有任何关系。特别是近些年来,多次出现早立秋后的气温明显高于历史气候平均值,甚至出现历史极高值情况。很多农谚和民俗说法存在一定偶然性,但缺乏科学依据。因此,今年的立秋时间是20时28分,也并不意味着就真的会秋后“热死牛”。
(责任编辑:百科)
- 交行为万科、美的合计提供1200亿意向性授信额度
- 中国驻摩尔多瓦大使闫文滨:中国工业化对世界的贡献
- “上天”之后再“入海”?!马斯克又有大动作→
- 银行业改革风雨兼程 信贷资管基本盘坚如磐石
- 首届中国公平竞争政策宣传周成功举办
- 建设银行:为北京城市更新做好“新金融加法”
- 国际油价重启急跌模式 OPEC却称石油供应紧张并未得到缓解
- 2022年《财富》中国500强:蔚来汽车和理想汽车双双首次上榜
- 靠银行吃银行!湖北银行原董事长陈大林被开除党籍
- “小天才”如此为孩子精选优质内容?
- 应收账款占比高,业绩缺乏想象空间,晨光电缆登陆北交所首日遇冷
- 存款变理财?度小满回应
- 靠银行吃银行!湖北银行原董事长陈大林被开除党籍
- 多只政金债ETF获批 交易模式更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