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评论:员工上厕所被开除,不是“忍忍就过去”的小事
来源:中青评论
那些想通过手中权力来侵犯员工权利的中青公司管理者,已经难有“机会”了。评论
在工作时每天只能上2次厕所?员工这事听起来荒谬,却现实存在。上厕所被近日,开除据澎湃新闻报道,不忍王女士在浙江杭州一家山姆会员商店当促销员,忍过前不久,小事因为工作区域离厕所较远,中青她没提前报备去上厕所被主管撞见,评论随后收到了辞职申请表。员工按照王女士的上厕所被说法,公司要求他们在工作时间之内(不包含用餐时间),开除每天只能上2次厕所,不忍并且饭前半小时不能上厕所。忍过此事引起网络热议后,杭州市上城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通报称,该局已对此事立案并开展调查。
官方通报中有几个关键点。首先,目前调查发现:广州达生企业规章制度中未有关于“上厕所次数”相关规定,但员工上班时间上厕所确需报备。这就意味着,王女士的遭遇是属实的,涉事公司确实存在限制员工上厕所的情况。除此之外,通报还提到:相关调查取证工作仍在进行,后续将根据事实依法依规处置,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以上通报内容说明官方高度重视保障劳动者权益,如果用人单位有不合理的做法,理应被纠正制止。
其实,某些公司限制员工如厕的事情,已经不是首次被曝光了。此前,广东东莞某公司就有员工因上厕所被罚款,涉事公司竟然规定每个班只允许上一次厕所,十分不人道,也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甚至有些公司为了所谓的“精细化管理”,要求员工每天如厕时间不超过10分钟,也一度引起员工和舆论的不满。
类似的奇葩规定屡禁不止,不能不引起人们的重视与思考。从公司管理的角度看,凡是做出上述规定者,显然都在漠视员工的基本权益。吃喝拉撒是最基本的需要,公司不能对人作出违反人性的限制。
一些公司管理者把自己当成至高无上的“权威”,可以操控员工的一切,包括如厕权和休息权。也有人妄图通过限制员工的如厕次数和时间,来“培养”员工的服从感。他们或许以为,如果员工连如厕被限制时都不敢反抗,公司在劳动时间、收入待遇等其他方面伤害其权益,也就“顺理成章”了。
在劳动法的规范之下,这些管理者不可能得逞。员工与老板、管理者之间,虽然存在雇佣与被雇佣、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但他们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只有在单位管理者尊重和爱护员工的前提下,才能在最大程度上调动起员工的劳动积极性,营建良好的工作氛围。
即便员工的岗位确实特殊,不方便随便去厕所,公司也应考虑员工实际需求,做好员工如厕的报备和工作衔接管理。任性粗暴地限制员工如厕,甚至辞退“不听话”的员工,只会引来舆论讨伐和有关部门的调查。
对员工来说,被限制如厕绝非可以“忍忍就过去”的小事。在十多年前发生类似事情时,有些被伤害的员工投诉无门,只能默默忍受。如今,公众对职场公平的诉求越来越强烈,也有越来越多的劳动者学会了在网上发声维权,引起舆论关注与媒体曝光。
这些趋势意味着,那些想通过手中权力来侵犯员工权利的公司管理者,已经难有“机会”了,若不能用心对待员工,他们早晚会被自己的荒唐行为反噬。对此,有长远经营打算的公司还需从中汲取教训,把更多心思用在提升管理水平和保障员工权利上。
撰文/黄帅
(责任编辑:知识)
-
《阿凡达2》定档 史上最贵电影背后“金主”是谁 资方如何回本?
《科创板日报》11月23日讯编辑 田箫) 全国影迷翘首以盼的《阿凡达:水知道》终于官宣定档,中国内地将于12月16日上映。一时间,不仅气氛低迷的电影行业一扫阴霾,还直接带动万达电影、幸福蓝海、金逸影视 ...[详细]
-
参考消息网6月20日报道 据俄新社19日报道,记者帕维尔·扎鲁宾在俄罗斯第一频道《莫斯科·克里姆林宫·普京》节目中宣布,俄总统普京将于23日至24日以电话会议的方式出席金砖国家峰会。编译/胡丽雯) ...[详细]
-
6月20日保险日报:车险保费连增六个月后踩刹车,四川将适时启动试行个人养老金
随着保险业前4月保费收入出炉,备受市场关注的车险保费情况也浮出水面。6月19日,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历经了连续6个月正增长后,车险保费在4月“刹了车”,单月车险保费收入同比下滑4.2%。在业内看来, ...[详细]
-
近日券商股表现十分强势,引起了市场的广发关注。在“牛市风向标”呈现回暖之际,是该“见好就收”,还是长期持有?在“大金融”领域,哪些细分领域值得关注?对此,长城基金权益基金经理储雯玉表示,今年行情比较震 ...[详细]
-
为减轻企业运营成本,日前,辽宁省下调专业化规模化住房租赁企业认定标准。 将有更多住房租赁企业可享受相应减税政策。根据此前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关于完善住房租赁有关税收政策的公告》 ...[详细]
-
最高人民检察院微信公众号消息,检察机关依法分别对樊安顺、王宏、申海青、侯化决定逮捕,具体内容如下。山西检察机关依法对樊安顺决定逮捕万家寨水务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原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樊安顺正厅级) ...[详细]
-
复星联合健康首次盈利后再陷亏损,偿付能力下降已申请过渡期政策
文|记者何秀兰刚在2021年首次扭亏为盈的复星联合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复星联合健康”),2022年一季度再陷亏损。在消费投诉方面,复星联合健康的表现也不尽如人意。以上海为例,6月15日公布的《上 ...[详细]
-
大客户回款难应收账款两成做了坏账准备 金杨股份IPO成色几何
编辑 吴悦新能源汽车无疑是近两年资本市场最火热的赛道之一,其中涌现出不少明星公司,围绕这个产业链上下游的不少企业也顺势加入了IPO大军,无锡市金杨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金杨股份”)就是其中之一。金 ...[详细]
-
本报记者 李昱丞 见习记者 王镜茹 彭衍菘11月18日晚间,顺丰、圆通、韵达、申通相继披露10月份快递业务主要经营数据。从整体情况来看,4家公司10月份业务收入均实现同比增长。其中,申通在10月份业务 ...[详细]
-
欢迎关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订阅号:techsina 来源:差评ID:chaping321)1995 年,Pitney Bowes 状告惠普公司侵权,最后惠普花了 4 亿美元破财消灾。2006 年,黑莓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