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玩具?工人日报:别把儿童化妆品市场搅成一摊浑水
工人日报
据6月19日《经济日报》报道,化妆日前,品玩湖南长沙一位全职妈妈得知女儿的具工搅成心愿礼物后有些发愁——8岁的女儿想要一套彩妆盒。打开电商平台搜索“儿童化妆套装”后,人日这位妈妈发现商品价格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报别把儿且包装亮丽、童化摊浑种类繁多,妆品有的市场水标注为“化妆品”,有的化妆标注为“玩具”,不少商家还贴出各种“生产许可证”“检测报告”等产品信息。品玩
时下的具工搅成儿童化妆品,合格的人日不一定是正确的。玩具和化妆品有不同的报别把儿生产标准,在有害成分、童化摊浑皮肤的妆品刺激性、是否可致过敏等方面,玩具的标准要低得多。但有一类玩具,是用于给玩偶娃娃装扮的,对于玩偶而言,它属于合格产品,但它未必是孩子可以使用的化妆品。而两者通常外观很相似,有些商家还刻意混淆,以至于家长把玩偶化妆品用于自己孩子化妆的不在少数。
容易搞混的还有识别标志。针对儿童化妆品,相关部门推出了“小金盾”标志,规定带有这一标志的产品属于儿童化妆品,便于消费者识别。但产品分类与质量认证并不相同,一些商家刻意混为一谈,将“小金盾”当作质量获得认证的象征,以此来推销相关产品。无论是将玩具当作儿童化妆品推销,还是将“小金盾”这一产品分类标志当作质量认证标志,浑水摸鱼背后,都藏着商家的谋利动机。
类似这样的混淆和模糊,考验着消费者的辨识能力。作为家长,切莫看到产品上标注“粉底”“口红”“腮红”等字样,就不假思索地往孩子脸上涂抹。同时,家长也要有健康的审美观,要把握好儿童化妆的分寸。儿童常被比作花朵,而花朵自带芬芳和颜色。除了演出等特殊情况外,引导孩子多保持自然美才是正途。同时,监管部门要进一步对相关产品明确概念、划定界线,要对刻意误导和跨界营销等行为给予整治,震慑儿童化妆品市场上那些浑水摸鱼的商家。儿童商品质量问题,总是牵动人心,儿童化妆品也不例外。儿童皮肤细嫩,身心处于发育成长阶段,而问题化妆品可能因含有害物质危及儿童健康。消除相关隐患、确保该类产品的质量,必须尽快提上有关部门的工作日程。
(责任编辑:探索)
- 荷兰称不会“完全照搬”美对华芯片禁令,会在与美日等磋商后做评估
- 北交所首份三季报发布 万通液压净利同比增24.38%
- 高烧不退!美国核心通胀创40年新高,75基点加息稳了!
- 开源证券:维持上海复旦买入评级 FPGA产品放量驱动整体业绩表现
- “双减”后逆势上涨的库客音乐,缘何行至退市边缘?
- 辽宁省秋收进度接近五成 粮食已收获2573.2万亩 全部秋收工作11月上中旬基本结束
- 担心网络中断,英国推迟限制华为
- 美国“龙”飞船载4名宇航员返回地球
- 中疾控详解居家隔离与居家健康监测区别:后者不限制同住人员活动
- 【育儿科普】早产儿转奶需要注意什么?
- S12小组赛征战正酣 微博连续六年成为战略合作社交平台
- 深圳国资今年二度举牌中国宝安 控制权争夺再起
- 进击“中国氢都”:最高补贴2千万,武汉出台支持氢能发展16条政策
- 凝心聚力,团结奋斗|碧桂园北京区域党支部联合中关村丰台园区开展暖“新”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