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盛宏观:对本次930地产新政的4点理解
炒股就看,国盛权威,宏观专业,对本点理及时,次地产新全面,国盛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宏观
原标题:对本次930地产新政的对本点理4点理解【国盛宏观熊园团队】
来源:熊园观察
国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熊园 博士
国盛证券宏观分析师,次地产新杨涛
事件:9月29日,国盛央行、宏观银保监会阶段性放宽部分城市首套房贷利率下限;9月30日,对本点理央行决定下调首套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次地产新财政部、国盛税务总局宣布换购住房退税。宏观
核心结论:近期中央密集出台3项松地产组合拳,对本点理覆盖范围较广、信号意义较强,有助于提振市场信心、改善居民预期。鉴于本次并非全面放松、中央也仍有定力,再叠加历史经验和当前实际约束,倾向于认为:四季度地产景气度有望修复,但显著回暖难度较大。往后看,经济下行压力仍大,稳增长需要稳地产,地产政策进一步放松可期。
1、整体看,本次属于中央层面“三箭齐发”,旨在稳信心、稳预期,进而稳地产、稳增长。
2、分类看,本次对首套房支持力度较大、但限制多;对二套房支持力度较小、但限制少。
放宽利率下限:针对首套房的刚性需求,力度较大、但限制也较多。
公积金贷款利率:针对首套房的刚性需求,跟随商贷利率被动调整,效果有限。
换购住房退个税:针对二套房的改善性需求,力度较小、但限制较少。
3、效果看,对比历史经验和当前实际约束,Q4地产修复动能有望提升,但显著回暖较难。
此前宽松周期中地产景气大幅反弹,是多种强刺激政策的综合结果。
本次并非全面放松,中央仍有定力。
倾向于认为,本次放松将进一步提升四季度地产修复动力,但仅靠利率下行、退税的效果有限,地产景气度有较大程度的修复需要“地产进一步放松+疫情受控配合”。
4、往后看,稳增长离不开房地产,四季度地产进一步放松可期,但大概率仍是弱修复。
正文如下:
1、整体看,本次属于中央层面“三箭齐发”,旨在稳信心、稳预期,进而稳地产、稳增长。9月29日和30日,央行、银保监会、财政部、税务总局相继宣布3项地产支持政策:1)符合条件城市放宽住房贷款利率下限;2)下调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3)换购住房个人所得税退税。整体看,相较于年底年初以来的稳地产政策多以各地因城施策为主,本次由中央直接出手,覆盖范围较广、信号意义较强,有助于提振市场信心、改善居民预期;本质看,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房地产是一大拖累,稳增长也亟需稳地产。
2、分类看,本次对首套房支持力度较大、但限制多;对二套房支持力度较小、但限制少。
1)放宽利率下限:针对首套房的刚性需求,力度较大、但限制也较多。
力度较大:历史对比看,本次放宽房贷利率下限,各地可自主决定下调幅度,力度明显大于今年5月下调20个BP,理论降幅也可能大于2008/2014年的下调至基准利率0.7倍。
限制较多:一是时间限制,政策要求在2022年底前,如不延长则仅对今年四季度有作用;二是范围限制,政策要求“2022年6-8月份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同比均连续下降的城市”,根据我们的梳理:统计局口径的70个大中城市中,有23城符合要求(均为二三线城市,而且比较热门的一二线城市基本都不符合)。
2)公积金贷款利率:针对首套房的刚性需求,跟随商贷利率被动调整,效果有限。
历史看,公积金利率一般是作为配套措施,跟随商贷利率同步调整;近年来二者利差在2.3个百分点左右,而今年上半年利差已经快速收窄至1.5个点,指向本次下调更多是维持公积金吸引力的被动调整,且考虑到公积金贷款占比较小,预计刺激效果有限。
3)换购住房退个税:针对二套房的改善性需求,力度较小、但限制较少。
力度较小:历史对比看,此前房屋交易个税在“满五唯一”(房产证下发满5年,且是业主唯一住房)情况下免征,否则按成交价1%(或房屋成交价减原值差额的20%)征收;本次政策相较2008/2015/2016年减免契税(1-3%)、营业税/增值税(5%),力度较小。
限制较少:政策对所有城市均适用,且时间范围为2023年底前、居民享受周期相对更长。
3、效果看,对比历史经验和当前实际约束,Q4地产修复动能有望提升,但显著回暖较难。
此前宽松周期中地产景气大幅反弹,是多种强刺激政策的综合结果。我国两轮大的地产宽松周期(2008Q4-2009H1、2014Q3-2016Q1)中,地产景气均大幅反弹,如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从2008Q4的-14.5%升至2009年Q2的47.6%,从2014Q3的-12.7%升至2016Q1的33.1%。回顾看,期间中央出台了一系列地产刺激政策,除了与本次类似的降低贷款利率下限、地产交易税费优惠,还有降低首付比、放松房企融资等政策;更重要的是,还出台了“四万亿”、“棚改”等强刺激,地产景气大幅反弹是这些政策的共同结果。
本次并非全面放松,中央仍有定力。就本轮而言,“房住不炒”的大基调没有改变,三项政策也均有较多限制,指向中央对放松地产仍有定力,而且后续出台类似此前“四万亿”、“棚改”等全国性强刺激政策的概率也较小,再叠加疫情持续反复、居民偏保守的大环境,单纯依靠稳地产政策可能难以推动地产景气出现大幅反弹。
倾向于认为,本次放松将进一步提升四季度地产修复动力,但仅靠利率下行、退税的效果有限,地产景气度有较大程度的修复需要“地产进一步放松+疫情受控配合”。
一方面,前期各地政策持续发力,地产需求已有触底反弹迹象,如9月下旬30城商品房成交已恢复至近年来平均水平;叠加本次政策有时间限制,理论上可能刺激地产消费需求加速、提前释放,助力Q4地产景气修复。
但另一方面,自2021年Q4以来,我国住房贷款利率已下行超100BP,但地产景气仍在持续探底,指向单纯的贷款利率下行对地产景气的支撑作用有限;参考历史经验,要实现地产景气的真正修复,可能需要首付比例下降、核心一二线城市松绑、房企融资放松等更多地产政策支持,此外,也需要疫情持续受控的配合。
4、往后看,稳增长离不开房地产,四季度地产进一步放松可期,但大概率仍是弱修复。展望四季度和明年,预计经济下行压力仍会较大,稳增长离不开房地产,地产修复更多实质性政策支持:如需求端,降低首付比、调整认房认贷标准、适度放松核心一二线限购限售等;供给端,放松房企股权融资、调整预售金管理和三条红线等。
但如我们此前报告《当前地产压力究竟有多大?》中分析,受制于预期恶化、杠杆高企、人口压力等约束,本轮居民购房需求难有明显回升,在进一步政策的支持下,地产大概率仍是弱修复。我们预计,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可能接近-20%,地产投资跌幅可能-5%至-10%左右。
风险提示:疫情、政策力度、外部环境等超预期变化
(责任编辑:焦点)
-
视觉中国 图记者/吴遇利跌出造车新势力第二阵营的威马汽车开始全员降薪。近日,造车新势力威马汽车被曝正在执行整体降薪计划。据中新经纬报道,11月22日,有威马汽车员工证实了这一消息。11月21日,一封威 ...[详细]
-
乌兹别克斯坦卫生部于12月28日表示,当地至少18名儿童在服用印度药厂生产的一款止咳糖浆后死亡,已下令全国药房将相关止咳糖浆下架。印度政府也要求该制药厂停产。据了解,这是今年疑似第二起由该制药厂止咳糖 ...[详细]
-
携程统计显示,相较2022年同期不到四成的用户跨省出行,这次元旦假期近六成的用户选择跨省游。元旦小长假接近尾声,随着防疫政策放宽,此次元旦假期的长线游市场开始复苏。携程统计显示,相较2022年同期不到 ...[详细]
-
近日,在武汉举办的2022中国独角兽企业研究报告发布会上,长城战略咨询发布了《中国独角兽企业研究报告2022》,企查查科技有限公司入选2022年中国独角兽企业榜单。根据评选标准,中国独角兽企业需是成立 ...[详细]
-
波兰向德国索要1.3万亿美元二战赔款,比此前估算多近5000亿美元
【文/观察者网 熊超然】据路透社、美联社当地时间9月1日报道,波兰执政党法律与公正党的领导人雅罗斯瓦夫·卡钦斯基Jaroslaw Kaczynski)当天表示,该国将向德国正式提出相当于1.32万亿美 ...[详细]
-
继布洛芬之后,蒙脱石散成为新的抗疫药品,一盒难求。2022年12月31日晚,网传一朋友圈截图称:“XBB.1.5毒株在美国登顶,大家要囤点蒙脱石散、整肠生、诺氟沙星。”上述截图迅速在网络间盛传,而后截 ...[详细]
-
1月2日,人社部官网发布了全国各地区最低工资标准情况截至2023年1月1日),从月最低工资标准来看,上海月最低工资标准达到2590元,全国居首。其次是深圳,月最低工资标准达到2360元,第三名是北京, ...[详细]
-
告别2022,迎接2023! 2023年的第一天,焦化企业陆续发涨价函,不过就在当日下午,有消息称“河北某大型钢厂招标定价:自1月1日起水焦价格下调100元/吨,干焦价格下调110元/吨。”期货日报记 ...[详细]
-
来源:海外网海外网11月22日电据福克斯新闻11月21日报道,美国即将迎来传统节日感恩节,但居高不下的通货膨胀、对经济陷入衰退的担忧,让渴望欢度假日的美国消费者不得不勒紧腰带过节。美国金融服务公司“个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每经记者 王砚丹 每经编辑 叶峰 2022年12月30日,发布配股发行预案,公司拟按照每10股配售3股的比例向A股、H股股东公开配售新股,募集资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