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六大行前三季新增贷款超9万亿元,制造业、绿色普惠等增速显著
记者 | 曾仰琳
10月16日晚间,大力大行贷款国有六大行齐发支持实体经济相关公告,支持制造增速公布前三季度信贷投放情况。实体色普
公告显示,经济截至2022年9月末,发展工商银行境内贷款余额比上年末净增加2.2万亿元(人民币,前季下同),新增显著保持同业领先,超万同比多增4573亿元;农业银行前三季度新增各项贷款2.2万亿元;中国银行客户贷款较年初增加1.69万亿元,亿元业绿达17.41万亿元,大力大行贷款增长10.78%;建设银行贷款近20万亿元,支持制造增速较上年末增加2.1万亿元,实体色普同比多增近5200亿元;交通银行境内各项贷款较上年末增加6444亿元,经济增幅10.63%,发展同比多增950亿元;邮储银行客户贷款总额达7.15万亿元,前季较上年末增加6977.70亿元,增长10.81%,同比多增426.75亿元,增量创历史同期新高。
工商银行表示,今年来,该行突出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发挥大行支柱作用,积极发挥投融资总量、结构、节奏和定价管理功能,通过贷款、债券投资、存量移位新增等手段,前三季度为实体经济新发放 5 万亿元以上投融资,助力稳住经济大盘,金融服务适应性、竞争力和普惠性明显提升。
农业银行表示,该行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坚守“服务乡村振兴的领军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银行”两大定位,各项业务稳步发展,经营业绩稳健向好。
中国银行表示,该行持续推进以境内商业银行为主体、全球化综合化为两翼的战略发展格局,坚持以科技、绿色、普惠、跨境、消费、财富、供应链和县域等“八大金融”重点领域为着力点,丰富服务实体经济的时代内涵,在促进经济大盘恢复回稳的同时实现自身健康发展。
建设银行表示,该行突出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发挥大行支柱作用,积极发挥投融资总量、结构、节奏和定价管理功能,通过贷款、债券投资、存量移位新增等手段,前三季度为实体经济新发放5万亿元以上投融资,助力稳住经济大盘,金融服务适应性、竞争力和普惠性明显提升。
交通银行表示,今年以来,该行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要求,在服务实体经济中主动担当作为,加大金融供给,优化信贷结构,深化业务特色,夯实资产质量,推进高质量发展。
邮储银行表示,该行今年以来加快生态金融、产业金融、协同金融、绿色金融和科技金融建设步伐,坚守“服务‘三农’、城乡居民和中小企业”定位,加速数字化转型,着力打造服务乡村振兴数字生态银行,进一步推进“三农”金融业务高质量发展。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表示,六大行集体发布支持实体经济公告,一方面目前经济处于复苏关键阶段,六大行发挥头雁和支柱作用,加大实体经济支持力度,促进经济稳步恢复;另一方面,也是以实际行动表明支持实体经济决心。
据中泰证券研报统计,国有六大行前三季度合计新增投放9.48万亿元;贷款存量余额91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1.6%,其中,农业银行增速最快,其次为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和邮储银行增速接近。六大行单3季度信贷投放2.42万亿元,其中四大行的投放均在4500亿元以上,按增量排序依次为工商银行(5931亿元),农业银行(5640亿元),建设银行(5441亿元),中国银行(4568亿元);交通银行和邮储银行分别投放了1622亿元和1040亿元。
“结合社会融资情况看,国有行支撑作用增强,前三季度累计新增贷款贡献52.4%、单3季度贡献度提升至55%。在基建托底的大背景下,国有大行参与度逐步提升。”中泰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戴志锋指出,从投放结构看,制造业、绿色和普惠贷款较年初增速明显超过了总贷款增速,体现了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在制造业贷款投放方面,截至三季度末,工商银行制造业贷款余额比上年末增加超过8100亿元,增幅37.5%;中国银行境内制造业贷款增长约18%;建设银行投向制造业的贷款人民币2.2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人民币5400亿元,增幅32%。工行、建行、中行存量占比总贷款分别为14%、11%和10.5%
在绿色信贷方面,截至三季度末,工商银行绿色贷款较年初增长约9500亿元,增幅34.0%;中国银行绿色信贷增长约36%;建设银行绿色贷款近2.6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6300亿元,增幅32%;交通银行绿色信贷余额超6000亿元,较上年末增幅超25%。工行、建行、中行和交行存量占比总贷款分别为17.7%、13%、11%和8.9%,工行绿贷占比较高,存量余额较年初增长34%、32%、36%和25%,工行、建行和中行增速接近、均达到30%以上的高增速。
在普惠贷款方面,截至三季度末,工商银行普惠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量超4100亿元,增幅37.6%;中国银行普惠贷款增长约35%;建设银行普惠金融贷款近2.3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近4200亿元,增幅22%。工行、建行、中行存量占比分别为7%、11.5%和6.8%,建行占比远超可比同业。
戴志锋预计,10月和四季度大行仍是信贷投放主力,配合各类稳增长政策对社融增长起到支撑。一是制造业、社会服务领域和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二是加大对房地产融资的支持力度。
(责任编辑:探索)
-
投融资市场入场券“一票难求”,如何挖掘生物医药优质初创企业?
中国创新一定会崛起,实现弯道超车,即使需要花费5-10年,但也是值得投资的领域。这和基金投资有着类似的周期。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季媛媛 上海报道 著名CVC博世创投蒋红权曾说过:“未来十年中国的创 ...[详细]
-
近期,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为我国数据要素市场发展按下了“快进键”。像数据智能上市企业股票代码:300766)这样的众多大数据企业活跃在数据全产业链, ...[详细]
-
人口下滑波及教育行业:有幼儿园5年少了上百人,去年出生人口少于大学招生数
去年全国人口减少85万,出生人口跌破1000万对教育领域将产生较大影响,首当其冲的就是学前教育。央企幼儿园首次对外招生正值春季开学,家住武汉市汉阳区归元寺附近的龚玲化名)在小区周边为刚满3岁的儿子物色 ...[详细]
-
格隆汇2月23日丨(BIDU.US)盘前涨2.4%,报140.4美元。公司2022年Q4营收330.8亿元,预期320.12亿元;净利润49.53亿元,预期28.61亿元;公司宣布50亿美元股票回购计 ...[详细]
-
全国性商业银行信贷工作会召开!加大重点领域信贷支持力度,推动“保交楼”工作加快落实
11月21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联合召开全国性商业银行信贷工作座谈会,研究部署金融支持稳经济大盘政策措施落实工作。会议要求,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各商业银行要全力做好稳投资促消费保民生各项金融服务,加大 ...[详细]
-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邹倜然 通讯员 王力中春节以来,手握大笔订单,浙江企业用工需求旺盛。各企业及地方政府通过直播招聘、赴省外招聘、“点对点”包机等多种手段,千方百计招工揽才,推动新一年经济开好局、起 ...[详细]
-
来源:北京商报一则“某地上调首套房贷利率”的信息再次让房贷市场掀起了涟漪。2月23日,北京商报记者调查发现,郑州地区的确有部分银行将首套房贷利率上调至4.3%,但大多数银行还是执行最低3.8%这一标准 ...[详细]
-
“看似旱涝保收,实则很不稳定” “受疫情冲击、国家新能源补贴政策调整、财政补贴不到位等多种因素叠加影响,导致目前我公司亏损十分严重,经营异常困难……”2月23日上午,商丘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在官方微信公 ...[详细]
-
一图看懂小米Q3财报:营收705亿元,研发支出同比增长25.7%
此页面是否是列表页或首页?未找到合适正文内容。 ...[详细]
-
市场恐慌难以消散?除了加息 美联储纪要还释放了这些关键信号……
编辑/潇湘美国股债市场在周三纽约时段尾盘纷纷动荡加剧,当天公布的美联储2月会议纪要强化了人们对美联储将在更长时间内维持高利率的预期,最终标普500指数连续第四个交易日走软,创下了今年以来最长的连跌走势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