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支持5G、AI等新技术融入民生设施,弥合数字鸿沟
记者 周頔
9月26日,发改国家发展改革委就基础设施建设有关情况举行专题新闻发布会。委支会上有媒体提问:近期国务院常务会议几次研究稳投资工作,等新无论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还是技术设备改造升级贷款贴息都将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其中重要的支持领域,请问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融入投资潜力如何?下一步发改委还有哪些举措保障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对此,国家发改委高技术司副司长张志华表示,民生弥合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设施数字一头连着扩大内需和改善民生,鸿沟一头连着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发改对于优化投资结构、委支以高质量供给创造新的等新需求,具有重要的技术现实意义。“十四五”乃至未来较长一段时期,融入我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前景持续向好。民生弥合这个问题可以从三个方面看。设施数字
从变革趋势看,每一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都会伴随基础设施的升级,当前新技术革命方兴未艾,基础设施改造升级进程将不断加快。
从自身发展看,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充分激发包括数据在内的各类生产要素活力,强化战略性前瞻性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体系布局。
从群众期盼看,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需要持续提升城市管理、交通出行、养老医疗等各领域基础设施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
张志华表示,为加大对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今年6月,国务院出台利用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支持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专项政策,近期又启动了专项再贷款与财政贴息配套支持部分领域设备更新改造的工作,这两项举措都将新型基础设施纳入支持重点。随着这些政策的落地,一批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将加快启动实施,为稳定投资、扩大内需发挥积极作用。
张志华表示,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从四个方面支持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加强统筹规划。落实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等领域的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指导电信运营企业统筹布局5G和光纤网络建设。完善国家算力网络布局,促进区域协同和集约共建。优化新型基础设施的供给结构,提升整体发展效能。
二是加大投入力度。充分发挥中央预算内投资引导带动作用。用好中长期贷款、地方政府专项债、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等,加大对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增强社会资本参与投资的积极性。
三是补齐短板弱项。持续实施中西部地区中小城市基础网络完善工程,支持5G、人工智能(AI)、大数据等新技术融入民生设施,弥合数字鸿沟,促进新型基础设施提质升级。加快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
四是强化以用促建。明确新型基础设施的布局重点和建设次序,优先支持建设满足群众迫切需求,对实体经济带动作用突出的新型基础设施。鼓励新技术在能源、矿山等垂直行业的融合应用,打造安全可靠、系统完备的新型基础设施。
张志华表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是一项需要持续开展、久久为功的工作,其内涵也会随着技术突破和需求升级不断拓展,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持续关注有关领域发展,及时解决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推动实现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责任编辑:知识)
- 印度风电项目在供应链困境下进展缓慢
- 河南银保监局又有两人被查,当地村镇银行“取款难”事件后已有7名官员“落马”
- 高精地图前哨战打响 百度、高德、四维图新抢滩布局
- 中欧石油供应已见曙光?传欧银行同意处理俄油经乌过境费
- 共享充电宝成了价格“刺客”,谁拿走了利润“大头”?
- 营收3016亿!华为半年报出炉,净利润率5%!这一业务营收同比增近30%…
- 中泰证券:金价底部或已探明 高成长黄金股将进一步重估
- 曝Mate50延迟9月发布是为了和苹果硬刚!华为蓄势待发
- 年内减持千亿股票投资?腾讯:没设定目标金额,也无外部压力
- 德媒:德前总理施罗德起诉议会
- 高毅卓利伟指出“大制造”的投资关键思路是高壁垒、产业比较优势和自主可控,从产业纵深寻找机会
- 苏州轨交S1线全线洞通,沪苏两地居民明年有望乘地铁往来
- A股突破5000家,整合类重组: 并购逻辑嬗变悄然“强链”“补链”
- 宁德时代:在匈牙利当地建厂便于我们及时响应客户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