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惧恶意做空威胁 蔚来驶入上升轨道
炒股就看,不惧权威,恶意专业,做空及时,威胁蔚驶全面,入上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升轨
6月28日晚间,不惧做空机构灰熊研究(Grizzly Research)发布报告称,恶意蔚来“很可能利用一个未合并的做空关联方来夸大收入和盈利能力”。
灰熊表示,威胁蔚驶这个未合并的入上关联方——武汉蔚能允许蔚来立即确认他们销售的电池的收入,而非在订阅期(约7年)内确认收入。升轨通过这种安排,不惧蔚来已经通过提前确认7年的恶意收入来增加这一数字。蔚能的做空销售使蔚来汽车的营收和净利润分别虚增了约10%和95%。
对此,蔚来回应称,该报告毫无价值,包含大量错误、未经证实的猜测以及与公司有关的误导性结论和解释。公司董事会,包括审计委员会,正在审查这些指控,并考虑采取适当的行动,以保护所有股东的利益。
对于事实究竟如何,双方各执一词。不过,从市场的反应或许能够大致看出端倪。
6月30日,蔚来港股收涨3.93%;从上述报告发出到本周末,蔚来股价累计下跌7.87%,而同期,理想和小鹏港股分别下跌3.41%和6.44%。不难看到,市场对于灰熊的这份做空报告反响相对平淡。
7月1日,蔚来公布了2022年6月交付量,共计12961台,同比增长60.3%,创月度交付历史新高,销量重回高速增长阶段。
事实上,通过还原事件来龙去脉并梳理背后逻辑,我们可以清楚看到,灰熊这篇做空报告以“关联交易有罪论”的角度,无理无据质疑一家处于高速成长中的企业,背后或有不可告人的目的。
此外,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一家真正创造价值的公司,质疑声越大之际,往往也是蕴藏更大的投资机会之时。
提前确认收入+过度销售以虚增业绩? 于理于据都站不住脚
灰熊这篇做空报告提出的最为关键的质疑,用一句话概括就是“蔚来汽车通过未并表的关联方武汉蔚能,把7年租期的电池收入确认到当期以及向其过度销售电池,以达到虚增收入和利润的目的”。实际上,这一指控于理于据都站不住脚。
首先看提前确认收入问题。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等相关规定,收入确认有两个关键要素,一是“交易标的控制权是否发生转移”,二是“交易标的相关风险、收益权是否发生转移”。
根据蔚来BaaS换电服务模式,用户可以选择一次性买断电池或者分期租售电池的购车两种方案,在选择租赁模式的同时,蔚来会将电池出售给第三方武汉蔚能,实际上电池的出租方已经是武汉蔚能而非蔚来汽车。
这意味着,蔚来与武汉蔚能之间存在的是买卖关系而非托管关系,电池的控制权、收益权和相关风险等,已经全部转移到了武汉蔚能。按照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蔚来汽车当然可以确认收入。
不可否认,分期确认收入无疑是更谨慎的会计处理,但无论如何,蔚来的一次性确认收入与“虚增”也是八竿子打不着。
然后再看向武汉蔚能过度销售电池的问题。
灰熊报告指出,截至2021年9月,蔚来与蔚能通过关联交易形式,出售了4万块电池,而根据蔚能ABN募集说明书,其用于ABN的BaaS订单数为19000个,由此认为蔚来向蔚能过度销售电池。
实际上,蔚能在ABN募集说明书中说的很清楚,“19000块电池是本期绿色电池ABN资产池对应的租赁债权,即40053块电池中的1.9万块被打包用于发行ABN”。19000块新能源电池资产对应了蔚来客户的19000辆电动车,两者是一对一的关系,不存在过度销售的可能。
由此可见,灰熊错误理解会计准则、以偏概全、片面误读信息,质疑一个处于高速成长中的企业,明显缺乏足够的专业水准。
而能让市场相信灰熊这套说辞的重要依据,就是“关联交易有罪推论”。
关联交易就有原罪? 动机和定价说不通
众所周知,无论是上市公司还是非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由于其存在特殊的利益关系和隐蔽性,一直饱受诟病,也是监管层和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正是由于蔚来在换电模式中存在关联交易,让灰熊的这份做空报告似乎多了一份“可信度”,更能吸引眼球。
然而,进一步梳理蔚来与蔚能的关联交易后可以发现,其质疑背后的逻辑并不能让人信服。
我们知道,关联交易之所以备受质疑,与背后讳莫如深的利益关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纯的利益动机”加上“不公允的交易定价”,是构成问题关联交易的两项必备条件。而这两条蔚来汽车都不具备。
先看动机。
2020年8月,蔚能电池资产有限公司在武汉光谷成立,并于同月发布电池租用服务(BaaS)。根据该服务方案,蔚来汽车的车主可在3到5分钟内更换汽车电池,不用再为电池充电,告别“里程焦虑”问题。
截至今年6月30日,蔚来在全国已布局换电站997座,累计换电超过985万次。这些电池,就来自负责电池技术创新和资产运营的武汉蔚能。
由于换电模式牵涉到动力电池换电模块、换电设备、换电站、地方电网等多方,为绑定和平衡上述各个对象的利益,武汉蔚能也因此由包括蔚来汽车、、湖北省科技投资集团、等主体在内的多达18家股东组成,股权颇为分散。
武汉蔚能股权结构其中,蔚来汽车虽然是第一大股东,但也仅持有武汉蔚能19.84%的股权,完全谈不上对其具有“控制权”;其余股东大多为地方政府、上市公司和知名投资机构等,这些投资方无论从名声还是利益角度看,都没有意愿更没有必要协助蔚来在核心的财务问题上做手脚。
再看定价。
据蔚能ABN募集说明书数据,2021年1-9月武汉蔚能共花费27.8亿元向蔚来购买电池。这期间,蔚能购买了约3.6万块电池,平均每块电池的费用约为7.7万元。
而蔚来卖给蔚能的电池均价7.7万元,与用户直接购买电池的价格基本一致。因此,蔚来与蔚能之间的电池购销价格也符合市场售价,定价基本公允。
没有利益输送动机,也符合市场公允定价,关联交易也就不存在“藏污纳垢”的空间了。
能够不断创造价值才是检验公司成色的唯一标准
蔚来只是灰熊“狩猎名单”上的一员。58同城、跟谁学、乐信金融、斗鱼、瑞能新能源等中概股都曾经遭到灰熊做空。
实际上,做空机构常常针对处于快速增长时期的企业,用一些看似专业的数据影响缺乏经验的投资者,并利用做空报告当日的股价变化进行单日交易来牟利,至于公司真正价值和事实真相并不是特别在意。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特斯拉。
2019年3月,美国价值投资人俱乐部VIC曾发表万字做空报告,从产品需求减弱、安全性能差、资金缺口巨大、创始人马斯克或被免职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称未来一段时间的连锁反应将致特斯拉股价暴跌,且马斯克本人有爆仓风险,因此是全力做空特斯拉股票的绝佳时机。
VIC表示,“按照我们对2019年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EBITDA)的估计,特斯拉的股票价值约为每股50美元。这显然是假设特斯拉仍然在持续经营。在破产的情况下,我们认为特斯拉的股权一文不值。”
后来的事大家都知道了,恰恰在2019年后,特斯拉熬过了最困难的阶段,电动车销量和公司业绩都迎来了质的改善,股价也实现了数十倍的涨幅。
蔚来也曾经历过经营和资金陷入困境、股价跌入谷底的极端考验,但都挺了过来。原因正如李斌所说,“活回来,是因为坚持做了对的事情”。
7月1日,蔚来公布了2022年6月交付量,共计12961台,同比增长60.3%,创月度交付历史新高。今年上半年,蔚来已经累计交付新车50827台,同比增长21.1%,连续9个季度正增长。
今年6月,蔚来发布了蔚来第二代技术平台NT2的首款SUV车型ES7,加上此前发布的ET5和ET7,目前NT2.0平台已推出三款新车,并相继进入密集投放期。此外,蔚来在6月15日发布ES7的同时,还发布了2022款ES8、ES6、EC6三款升级版车型。
需要指出的是,前期投入的基础设施建设,是支撑多产品销量的有力保障。
截至今年6月30日,蔚来在全国已布局换电站997座,其中,高速公路换电站254座;超充站890座、4861根;目的地充电站771座、4644根;接入超51万根第三方充电桩。
处于上升曲线之际,大量国际投行也对蔚来发展潜力予以看好。
摩根大通近期发布研报指出,预计蔚来汽车的季度销售额将在2022年第3季度实现约70-80%的环比增长,并在2022年第4季度实现约30%的增长。
德意志银行表示,蔚来ET7具有较佳的动力性能及较高的智能配置。此外,NT2技术平台下线的智能电动中大型SUV ES7,也于6月进行全球首发。借由新车推出和老款升级,蔚来接下来的整体销量还有望进一步提升。
蔚来仍在通过产品和配套不断为客户创造价值。正如李斌所说,“坚持做正确的事情”,剩下的问题时间会给出答案。
(责任编辑:热点)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来源:研究2006年6月的一个下午,在新员工招聘的最后一轮,时任研究所副总经理的黄老师对我说“我们现在的策略已经很强了,但我们依然希望有人能够梳 ...[详细]
-
钢材:产量高位,需求偏弱10月以来需求整体偏弱,旺季需求基本被证伪。同时产量维持高位,钢材震荡走弱。钢材产量一方面影响成材库存,另一方面决定原料需求。当前终端需求拖累上限,成本支撑下限的格局并未改变, ...[详细]
-
央行今日进行23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2.00%,与此前持平。因今日有20亿元7天期逆回购到期,实现净投放2280亿元。 ...[详细]
-
北京时间25日凌晨,纽约黄金期货价格周一小幅收跌。美国国债收益率小幅下滑,令金价得到支撑。Swissquote Bank资深分析师Ipek Ozkardeskaya表示,如果市场认为美联储的加息预期大 ...[详细]
-
公摊面积有其存在的必要性,解决公众诟病的关键在于让公摊面积“晒在太阳下”。当务之急是明确公摊的明细,厘清交付标准。“买了110平方米的房子,到手却只有61平方米;卧室面积只有9平方米,1.8米的床都放 ...[详细]
-
美国财政部长耶伦暗示,有可能回购某些美国政府债券。此前,美国财政部向市场参与者询问了这一举措改善市场流动性的可能性。耶伦周一回答记者称:“这是一些‘其他政府’不时做的事情。我不认为这将是我们将使用的主 ...[详细]
-
证券时报记者 吴家明进入四季度,各地商业购物中心迎来开业高峰期,深圳市场也同样如此。在促消费的背景下,购物中心如何摆脱过去“同质化”的标签,带来新的故事?带着新故事新理念据不完全统计,仅在9月23日~ ...[详细]
-
转自:青瞳视角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印发《北京市扩大文化和旅游新消费奖励办法》。本市将设立扩大文化和旅游新消费奖励资金简称“奖励资金”),对创新度高、示范性强、社会效益好、促消费效果显著的项目给予资金奖励 ...[详细]
-
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当地时间20日爆料,英国政府声称要禁止进口俄罗斯石油,却把大批运抵英国的俄罗斯石油登记为“从其他国家进口”。这一漏洞让俄罗斯石油源源不断输入英国。今年5月,“马里纳三世”号油轮悬 ...[详细]
-
财联社10月25日记者 李洁)财政部发文规范国企拿地至今已有1个月,但从部分城市集中供地结果来看,地方城投仍在大举拿地。10月以来,南京、广州、天津等地陆续进行第三批集中供地,从成交结果来看,城投及国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