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首部绿色金融法规出炉 加快打造国际绿色金融枢纽
作者: 段思宇
上海绿色金融发展又有新突破。上海首部枢纽6月22日,绿色绿色上海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上海市浦东新区绿色金融发展若干规定》(下称《若干规定》)。金融加快金融
这是法规自2021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上海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浦东新区法规以来,上海市首次运用立法变通权在金融领域的出炉一次有益尝试,同时也是打造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国际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上海首部枢纽促进高质量发展的绿色绿色一次重要立法成果。《若干规定》将于7月1日正式施行。金融加快金融
在业内人士看来,法规这部关于绿色金融发展的出炉浦东新区法规的出台,有利于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投向绿色发展领域,打造同时促进绿色金融和普惠金融、国际科创金融的上海首部枢纽融合发展,助力打造上海国际绿色金融枢纽,进一步提高国际金融中心核心竞争力。
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对第一财经表示,《若干规定》将为上海绿色金融服务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立法保障,进一步促进“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同向发力,双轮驱动协同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完善绿色金融发展制度支撑
制度建设是绿色金融发展的基础,《若干规定》法规强调了绿色金融标准、项目库、信息披露、数据等基础设施的重要作用,要求不断夯实发展的基础。鲁政委对记者提及:“夯实基础设施是《若干规定》的一大特色,将引领经济社会绿色转型。”
具体来看,在标准方面,要求制定补充性转型金融标准、分类和管理规则,推动产业端绿色评价标准的研究制定,在浦东新区率先制定国家绿色金融标准配套制度或者补充性绿色金融地方标准,为统一绿色金融产品和项目评估、认定和分类标准,创造条件。
同时,在项目库建设方面,《若干规定》要求筹建绿色项目库,为产融对接提供“靶向”目标,建立绿色债券项目储备,为发行各类绿色、碳中和债券进行项目储备;在信息披露方面,要求区域内的银行业法人金融机构开展环境信息披露,鼓励其他法人金融机构开展环境信息披露,逐步解决产融信息不对称,也通过法制要求提升了环境信息披露的强制力。
绿色项目认定的细化将为企业和金融机构提供方向。此前就有观点提及,我国绿色分类标准的顶层设计尚未统一,在适用对象、项目范围、精细程度等方面仍然存在差异。其中,我国气候相关的信息披露尚处于起步阶段,上市企业相关披露虽逐年增加,但很多往往流于形式,企业在相关数据收集、统计、处理、应用等方面存在不少困难,不同企业在信息披露的成本收益方面存在比较大的差异。而绿色标准的制定将弥补这一短板。
另在绿色金融数据方面,《若干规定》要求建立绿色金融数据服务专题库,依托市大数据资源平台建立绿色金融数据服务专题库,探索金融数据与公共数据的深度融合,与智慧能源双碳云平台、产业绿贷综合性融资服务平台等建立数据对接机制。
不只是制度的建立,《若干规定》进一步强化政策协同,提出加强与国家金融管理部门在沪机构、市级行业主管部门、浦东新区有关部门等协作,共同做好浦东新区绿色金融发展的促进保障工作,为上海申建国家级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奠定基础。
而且,《若干规定》对十几个部门的职责又进行了明确的分工,其中还包括市场监管、知识产权等部门,为推动浦东新区绿色金融市场稳步健康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同时,还提出要完善绿色金融评价,增加财政、人才服务等各项配套政策,支持上海金融法院等探索金融市场案例测试机制等,持续优化区域绿色金融发展的政策环境。
鲁政委对第一财经表示,《若干规定》通过法律形成强约束力,明确了推动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政府和各部门职责,这既有助于扭转各地各部门碎片化、个案化的管理方式,也有望调动多部门的积极性,形成政策的协同效应。
深化绿色金融开放创新
除了完善制度建设,《若干规定》同时强调了要深化绿色金融开放创新。作为上海金融机构最集聚的地区,浦东新区在金融要素市场发展、跨境资本流动便利性、国际交流合作方面具有天然优势,为绿色金融的开放创新提供了支撑。
鲁政委称,一方面,绿色金融的发展需要依托完善的传统金融要素体系,而上海浦东新区是全球金融要素市场最为完备、金融市场交易最为活跃、金融机构最为集聚的地区之一,为绿色金融的全面发展和完善奠定了坚实基础;另一方面,浦东新区一直处于我国改革发展、对外开放的最前沿,也是我国金融对外开放的先行者,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核心区,作为我国金融对外开放的先行者,可以为绿色金融的国际合作交流创造良好的条件。
在此基础上,《若干规定》提出,在深化绿色金融开放方面,浦东新区要更好发挥新开发银行等总部效应,深化绿色金融国际合作,发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及临港新片区跨境资金流动先行先试优势,为企业绿色转型发展提供更便利的跨境投融资服务。
在产品创新方面,《若干规定》体现了双碳背景下绿色金融纵深发展的新要求和新方向,涵盖了转型金融、生物多样性金融、气候投融资、绿色供应链金融等多个创新领域,鼓励金融机构创新绿色信贷、绿色票据、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绿色融资租赁、绿色信托、绿色投资、绿色基金、环境权益融资等。
对于金融机构而言,这也帮助其厘清了绿色金融支持碳达峰碳中和相关主体和鼓励试点方向。比如,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及服务,鼓励绿色技术转化和应用投资,支持私募股权基金、创业投资基金等加大对绿色企业、绿色项目、绿色技术等的投资,对绿色低碳技术成果转化和应用开展投贷联动业务;支持金融机构开展环境权益融资等业务,推动建立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碳交易、定价、创新中心等。
助力浦东高水平改革开放
据悉,《若干规定》是上海制定的第八部浦东新区法规。2021年7月,《关于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意见》发布,赋予了浦东新区推进高水平改革开放新的重大任务,如今《若干规定》的出台将进一步助力浦东高水平改革开放。
在鲁政委看来,《若干规定》将推动绿色金融国际合作项目在浦东新区落地。一方面,其指出支持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为绿色项目提供投融资和技术服务,发挥新开发银行总部效应,推动绿色金融国际合作项目在浦东新区落地;另一方面,鼓励金融机构响应国际国内生物多样性金融相关倡议,利用国际绿色金融合作框架,参与生物多样性金融示范项目。
“《若干规定》对浦东新区在转型金融、生物多样性金融、气候投融资、绿色票据、绿色供应链金融等多个创新领域的标准制度制定、业务创新落地方面提出了要求,而这些创新领域大部分仍未在国际上形成统一的标准与制度框架,浦东新区率先开展创新探索将为我国引领国际绿色金融发展创造条件。”鲁政委说道。
另在人才吸引方面,《若干规定》提出支持符合条件的境内外机构发起设立相关金融机构;同时,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应当为外籍绿色金融人才在居留、出入境、办理工作许可等方面提供便利支持等,引入绿色金融领域的国际金融机构与高端人才。
(责任编辑:热点)
-
德国官方又让储存罐头和水?明年1月或成为欧洲停电风险最大时刻
财联社11月21日讯编辑 马兰)据德国价格门户网站Verivox显示,由于电力和天然气供应商面临更高的批发价格和飙升的电网费用,德国家庭将在1月份再次迎来电费上涨。据该网站监测了800家电力供应商和7 ...[详细]
-
参考消息网7月30日报道 据法新社华盛顿消息,标普全球评级公司29日将乌克兰的长期债务评级下调了3档,称乌最近宣布的推迟偿债计划意味着违约“几乎是必然的”。报道称,在乌克兰政府提议将所有外债的偿付时间 ...[详细]
-
新华社莫斯科7月29日电记者华迪)俄罗斯外交部29日发表声明说,应美方要求,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当天与美国国务卿布林肯通电话。双方就乌克兰局势、全球粮食安全和双边关系等问题交换了意见。声明说,拉夫罗夫阐 ...[详细]
-
本报记者 王 君7月28日,“每日优鲜回应关闭30分钟极速达”的话题登上微博热搜。《证券日报》记者发现,根据每日优鲜APP首页的服务变更通知,原本的30分送达的极速达改为次日达,不过开屏页面仍显示“最 ...[详细]
-
11月22日复盘:市场现大行情底部信号 工程建设获主力资金青睐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11月22日消息,大盘今日震荡下行,沪指午后冲高回落,创业板指盘中一度跌超2%。板块方面,受利好刺激,中字头股票午后直线拉升,教育板块全天强势, ...[详细]
-
e公司讯,7月30日,在2022中国算力大会上,董事长柯瑞文表示,算力作为数字时代的核心资源,不仅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模式和科研范式,而且越来越成为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底座,预示着算力成为数 ...[详细]
-
当货币政策的邮轮行至河流的分岔路口,向左还是向右?在经历上半年大幅下跌后,美股7月份迎来大幅反弹,主要股指本月均录得2020年以来最大单月涨幅。7月美股大涨,尤其在美联储加息75基点之后更是连续走高, ...[详细]
-
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消息: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要求,经研究决定,自2022年7月31日零时起,将以下6个高中风险区解除管控:宝山区友谊路街道宝林路宝林三村静安区 ...[详细]
-
“小雪”节气来临,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石油)加大气源供应。11月22日,界面新闻从中石油获悉,截至目前,该公司已落实采暖季天然气资源量超千亿立方米,与去年基本持平。中石油是国内天然气最大生产商和供 ...[详细]
-
见习记者 李 静新零啤酒获俞敏洪投资引发行业关注。7月26日,天眼查信息显示,无醇精酿啤酒品牌新零啤酒运营方无囿食品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无囿食品”)发生工商变更,注册资本由127.39万元变更 ...[详细]